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> 201928
编号:13531029
低剂量24层螺旋CT在副鼻窦外伤中的应用分析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9年10月5日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201928
     1.2 方法

    比例患者入院时均完善血生化全套、血糖、凝血六项等相关检查,均采用General Electric Company公司24层螺旋CT,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workspace工作站。

    1.2.1 扫描方法 扫描参数如下:观察组管电流为100 mA,管电压100 kV;对照组管电流为250 mA,管电压120 kV。余两组患者扫描方法相同:层厚1.25 mm,层距1.25 mm,螺距1,矩阵512×512,扫描时间约4.5 s;重建层厚0.625 mm;FOV 240 mm,软组织窗宽窗位180、40 HU,骨窗窗宽窗位2 000、800 HU等[3]。扫描方法:患者平躺进入,对准鼻尖。扫描体位:冠状位扫描组采用冠状位头架,基线与听眦线垂直,受检者仰卧位,头过伸,机架倾斜30°,扫描范围:额窦、筛窦、上颌窦、蝶窦和鼻腔[4];轴位扫描患者取仰卧位,扫描基线平行于听眦线,范围从额窦顶部至硬腭。

    1.2.2 图像重建 两组图像重建相同,24层螺旋CT扫描数据以1.25 mm层厚进行薄层图像重建处理,并输入Advantage Windows工作站图像处理系统进行图像分析,进行容积再现(VR)、表面阴影重建(SSD)、最大密度投影(MIP)及多平面重建(MPR)等。处理工作采取不同角度和方向,旋转切割骨骼位置,充分显示骨折线走向、骨折严重程度及移位情况等[5]。再与常规冠状位CT进行对比 ......
上一页1 2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746 字符